• 在线投稿

农林要闻

  • 校内新闻热线:9291819

首页 - 农林要闻 - 正文
【开局十四五 院长有话说】化材学院:责任、使命、作为——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生态性研究型学院的路径思考
【发布日期: 2021-09-23】 【来源: 】 【作者:】 【编辑:尧甜】 【点击量:


责任、使命、作为——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生态性研究型学院的路径思考

化材学院院长 金春德

学校十四五规划提出,到2025年,学校达到国家“一流学科”建设高校水平,综合实力进入浙江省属高校和全国农林类高校前列,总体目标是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。对于新组建的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“化材学院”)来说有几方面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首先是国家和浙江省规划发展中带来的新机遇。乡村振兴战略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“双一流”战略,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、城西科技大走廊建设,竹产业农林装备高质量发展,新材料高地等诸多机遇下,化材学院可以做些什么,如何做呢?其次是学校战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目标,要求学院凝练特色、厚植优势,要有新的增长点。在竹木科技和绿色生态领域,高层次平台和团队建设方面,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和本科教育等方面如何保持优势实现增长?最后是学院学科融合发展产生的新问题。林业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目前存在师资队伍的不平衡、学科方向不聚焦、管理运行机制不一致,化学学科办学空间明显不足等问题。我们如何融合发展?如何拓展资源?

为对接学校发展使命和目标,承接学校规划的各项任务,落实学校规划的各项举措,我们要通过顶层设计,创新思路抢抓新机遇,提出新要求,解决新问题。化材学院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了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的生态性研究型学院的总目标。面向乡村振兴、竹木产业发展和城西科创大走廊,发挥学院的竹木特色研究和服务区域发展优势;对照“双一流”,新工科、新农科,标杆院系党组织的建设标准,构建一流的学科、一流的专业、一流的党建一体化推进机制;围绕绿色低碳发展,瞄准战略新兴产业、产业升级,致力于生态环保材料、绿色健康家居领域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;聚焦科学前沿解决行业重大问题,主攻新材料、碳中和、智能农林装备的研究,培养研究型人才。

对学院这个总目标的实现,我们创造一些路径:一是构建多元力量整合的新体系。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学院通过提升学院文化内涵、完善治理体系,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统一整体;林业工程学科与光机电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通过学位点建设、一流学科建设协同创新,打造新的融合点。外部通过互利互补、共享共赢,拓宽学院办学资源,提升学院影响力。二是调整符合院情变化下的战略思维。竹木特色研究是我院发展的基本着力点,国家和省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,竹领域科学研究将再次发力,浙江省竹产业发展也亟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。我院将在新材料、双碳、智能农林装备等领域加强学科交叉融合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在竹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形成特色优势。三是充分挖掘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“十四五”期间学院争取在教育部(国家级)创新团队、科研成果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、国家级金课、国家级教学人才等方面有新突破,为林业工程学科冲刺省优势特色学科奠定基础。

为实现学院规划总目标,我们将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队伍建设、社会服务、科技创新、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系列举措:

一是创新学科发展机制,构建特色优势明显、结构合理,相互支撑、相互配套、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。林业工程学科以“竹木科技创新”作为学科发展的基本着力点,化学学科研究方向与竹木特色结合起来,加强与林业工程学科融合与创新,厚植化学学科发展潜能,为培育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专业奠定基础。

二是以国家一流专业、教育部新工科、新农科项目建设为抓手,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,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,营建教学生态治理体系,构建公共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,打造产教融合综合体,着力培养具有生态意识、创新素质、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。

三是聚焦学院和学科重点发展领域,通过增设博士后流动站、参加各类学术论坛、以才引才、党委与高层次人才对接服务制度等举措精准引培高层次人才;通过学术访问、科研合作、进修、青年教师助讲制和导师制、企业博士后研究或驻企锻炼等举措加强师资培养;通过创新团队运行机制、依据任务匹配资源、团队考核评估加强一流团队建设。

四是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、以科研课题为纽带、以科研团队为基层的科研创新组织体系。跨学科、学院组建创新团队,开展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研究,推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材料等新兴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,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。完善“六位一体”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,培育申报新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,探索与政府、企业联合共建研究机构,实施精品成果培育计划,培育高层次科研成果。

五是树立国际化办学视野,充分利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认证的成效,扩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;大力推进课程教学国际化、国际协同创新、外智引进工作;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、学科经费和导师科研经费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、扩大留学生规模,提升留学生层次来加强国际化学术交流。

六是探索建立“人才团队+人才培养+基地平台+科学研究+成果转化”一体化协同产学研合作机制,“社会服务团队+科技特派员+基层锻炼干部”科技服务组织体系;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模式地积极开展与行业龙头企业“强强联合”,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,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合作效益。

(责任编辑:新闻中心 尧甜)


COPYRIGHT©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.ZAFU.EDU.CN 学校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:311300 电话:0571-63732700
 浙ICP备11046845号-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