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在线投稿

媒体农林

  • 校内新闻热线:9291819

首页 - 媒体农林 - 正文
《农村信息报》头条:种在树上的铁皮石斛
【发布日期: 2013-06-01】 【来源: 】 【作者:】 【编辑:陈胜伟】 【点击量:

铁皮石斛具有较强的综合药用价值,长期以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引起采挖过量,而铁皮石斛自身繁殖能力差,再加上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,使得其野生资源基本枯竭,现有的纯野生铁皮石斛受国家保护,难以大批量采摘制药,尽快开发出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,对于石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科技助力,铁皮石斛惠人间

虽然,铁皮石斛一个果实包含近万颗种子,但是要把种子培育出石斛的小苗,却非常困难。铁皮石斛的种子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,种子埋得太深不易生长、太浅又会失去水分而不能发芽,此外野生资源缺乏、近亲繁殖、自由授粉等原因,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一直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、优良性状退化严重、栽培成本高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铁皮石斛产品的规模化、产业化,铁皮石斛价格居高不下。

从上世纪末期开始,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就和课题组成员一起,围绕铁皮石斛栽培进行科研攻关,最终掌握了人工辅助授粉技术,使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达82.6%,彻底改变了铁皮石斛自然授粉结实率低的问题,为铁皮石斛资源保护提供基础。

研究成果在浙江森宇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应用,创制出一大批高品质新品种,投产后亩产达300公斤以上,比常规品种高30%;2年生茎中多糖含量达37.5%以上,比药典标准高50%;设施栽培能耐-10℃的低温,适合浙江多数地区栽培,有效地解决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高产与优质之间的矛盾。

啥时种,啥时采,都有讲究

铁皮石斛是多年生植物,什么时候采收鲜石斛,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。斯金平研究发现,浙江主栽的铁皮石斛品种一年生、二年生、三年生采收多糖含量分别为28.92%、34.47%、26.95%,由于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就是多糖,所以二年生精准采收品质更好。

斯金平认为,开花前采收的两年生铁皮石斛含糖量最高,过了两年以后,多糖含量开始下降。因此推广两年精准采收,产量可增加50%,多糖含量提高30%,成本降低54%,经济效益和石斛品质都的得到提升。

为选育出品质高的铁皮石斛品种,斯金平及团队成员完成了铁皮石斛主产区浙江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等7省20余县市种质资源220余份,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库。对来自全国设施栽培骨干基地15个居群的105个铁皮石斛样品和3个紫皮石斛样品进行遗传从样性研究,最后得出结论:浙江是铁皮石斛道地产区。

斯金平和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、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、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,驯化出了“森山1号”、“仙斛1号”、“天斛1号”等新品种。“我们选育这些新品种,有的适合鲜食,有的适合制作枫斗,有的适合浸膏,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。‘森山1号’,具有抗寒性好、抗病性强、高产稳产、优质等特点,‘仙斛1号’具有抗寒性较好、抗病性强、高产稳产、多糖含量特别高等特点。”斯金平说。

让仙草回归自然

温室组培、大棚栽培、水温控制……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成本一直很高,而且还要占用大量的良田,大规模种植更需一定资金实力,严重制约了铁皮石斛的快速发展。斯金平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使用树皮、河卵石和有机肥作为基质,开发出高效设施仿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,还创新性地开发出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的新技术——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。

“我们采用在直径在10公分以上的树上缠绕稻草绳,将铁皮石斛幼苗绑在稻草绳与大树之间进行栽培,远离农药和化肥,真正实现原生态种植。”斯金平介绍说,他们选育的适合在树上生长的铁皮石斛具有较强的抗逆性,而且不需要外加基质和营养,依靠吸收树皮和大树的营养就可以很好生长。考虑到铁皮石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,科研团队还研发出了滴灌、喷雾等技术,确保了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。

据介绍,实施该技术后,直径25厘米的树年采收新鲜的铁皮石斛超过2.5公斤,按照市场价4000元每公斤计算,一棵大树一年采收铁皮石斛近万元并不稀奇。目前,该项目已在温州、丽水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,每年亩产最高产值可达15万,而种植成本只需要5万元,被很多老百姓称为最挣钱的渠道。

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优势很多。塑料大棚设施栽培铁皮石斛,每亩的基质、大棚成本就需5万,而且现在采用林下栽培,利用林木遮荫,节约成本近半,且对环境没有影响;同时,活树栽培的产品,不仅更加生态,而且多糖含量更高品质更好;在树上种植石斛,不与粮食争良田,不与林木争林地,可以更好的发挥林地综合效益;最关键的是,活树野外种植,还有利于野生种群的恢复,实现可持续发展,真正实现让铁皮石斛回归自然。”

目前,斯金平已先后选育出适合原生态栽培的优质抗低温的优良品种,发明了种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等6项专利技术,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00余亩,单株树产值可达万元以上,进一步提升了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水平,扩大了产业规模,节约了土地和生产成本,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(陈胜伟)

http://ncxxb.zjagri.gov.cn/shtml/ncxxb/20130601/44216.shtml 《农村信息报》:2013.6.1

COPYRIGHT©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.ZAFU.EDU.CN 学校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:311300 电话:0571-63732700
 浙ICP备11046845号-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